Insight Space|洞察空間
2024年最新職災保險法懶人包:投保上限、費率與計算方式全解析

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》(以下簡稱「職災保險法」)自2022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,這一法律的制定旨在提升台灣勞工在職業災害發生時的保障。該法將職業災害保險獨立於勞工保險之外,擴大了納保範圍,並提高了投保薪資的上下限,以更好地保障勞工權益。
新制職災保險上路有什麼影響?
在2024年,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》引入了幾項重要的新規定,旨在進一步增強對勞工的保障。以下是主要的變更內容:
1. 強制納保範圍擴大
根據職災保法第6條至第8條的規定,所有登記有案的事業單位,不論僱用人數,均需為其員工投保職災保險。這意味著即使是僅有一名員工的微型企業也必須遵守此規定,這一改變使得更多勞工能夠獲得必要的保障。
2. 投保薪資上下限調整
2024年起,職災保險的投保薪資上限提高至新台幣72,800元,而下限則與基本工資相同(2024年為27,470元)。這一調整旨在更好地反映勞工的實際薪資水平,提高他們在發生職業災害時所能獲得的補償。
3. 保險費率及計算方式
目前的平均費率為0.21%,這一費率適用於51個行業。雇主需依據員工的實際薪資來計算應繳納的保險費用。這一計算方式將確保雇主在面對職災時能夠更好地分攤風險。
4. 投保生效時間
新法規定,受雇勞工在到職當天即開始享有職災保險保障。如果雇主未在規定時間內為員工投保,將面臨2至10萬元的罰鍰,並需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。
5. 特殊群體納保
新法明確要求所有年齡層和身份的勞工,包括15歲以下的青少年、實習生等,都必須納入職災保險範圍,這一點在過去是未被強制要求的。這些新規定不僅加強了對勞工的保障,也減輕了雇主在職災事故發生後的經濟負擔,促進了勞動市場的健康發展。
6. 相關罰則
若企業未為員工投保,除了面臨罰鍰外,其名稱和負責人姓名將被公布,這一措施旨在提高企業遵守法律規定的意識和透明度。
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(113年1月1日起適用)
投保薪資等級 | 月薪資總額 (實物給付應折現金計算) | 月投保薪資 |
第1級 | 27,470 元以下 | 27,470 元 |
第2級 | 27,470 元至 27,600 元 | 27,600 元 |
第3級 | 27,601 元至 28,800 元 | 28,800 元 |
第4級 | 28,801 元至 30,300 元 | 30,300 元 |
第5級 | 30,301 元至 31,800 元 | 31,800 元 |
第6級 | 31,801 元至 33,300 元 | 33,300 元 |
第7級 | 33,301 元至 34,800 元 | 34,800 元 |
第8級 | 34,801 元至 36,300 元 | 36,300 元 |
第9級 | 36,301 元至 38,200 元 | 38,200 元 |
第10級 | 38,201 元至 40,100 元 | 40,100 元 |
第11級 | 40,101 元至 42,000 元 | 42,000 元 |
第12級 | 42,001 元至 43,900 元 | 43,900 元 |
第13級 | 43,901 元至 45,800 元 | 45,800 元 |
第14級 | 45,801 元至 48,200 元 | 48,200 元 |
第15級 | 48,201 元至 50,600 元 | 50,600 元 |
第16級 | 50,601 元至 53,000 元 | 53,000 元 |
第17級 | 53,001 元至 55,400 元 | 55,400 元 |
第18級 | 55,401 元至 57,800 元 | 57,800 元 |
第19級 | 57,801 元至 60,800 元 | 60,800 元 |
第20級 | 60,801 元至 63,800 元 | 63,800 元 |
第21級 | 63,801 元至 66,800 元 | 66,800 元 |
第22級 | 66,801 元至 69,800 元 | 69,800 元 |
第23級 | 69,801 元以上 | 72,800 元 |
新版職災保險給付的請領規定
1. 請領資格
勞工因職業傷害或職業病導致全日不能工作4日以上,方可向勞委會勞保局申請職災傷病給付。這意味著,僅在滿足「全日不能工作」的條件下,才能開始請領。
2. 給付標準
- 計算方式:職災傷病給付的計算基準為事故當月起前6個月的平均月投保薪資的70%。如果經過1年仍未痊癒,則給付比例減少至50%。
- 舉例說明:如果某勞工在事故發生前6個月的平均月投保薪資為30,300元,那麼其每日的職災傷病給付為707元(計算方式為 30,300/30*0.7)
3. 申請程序
勞工需填寫申請書,並如實填寫職業傷病事故發生原因及不能工作期間。若填寫不實,將面臨2倍罰鍰,並可能涉及刑事責任。
4. 醫療費用補償
雇主需補償勞工因職業傷害所需的醫療費用。在醫療期間,若勞工無法工作,雇主應依原工資數額予以補償。
5. 給付期限
給付自住院或不能工作之第4日起開始發放,每半個月支付一次,以6個月為限。若受保人參加保險年資已滿1年者,可增加給付6個月。